什麼是存取控制?

存取控制是一種全面的 資料安全性 機制,可決定誰被允許存取特定的數位資源,例如資料、應用程式和系統。它依賴認證(透過憑證驗證使用者的身份)和授權(根據預先定義的標準或政策授予或拒絕使用者存取)等程序。

這些政策可以各種方式建模,包括酌情 (DAC)、強制 (MAC)、基於角色 (RBAC) 和基於屬性 (ABAC) 的方法。存取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護敏感資料免於未經授權的存取,確保只有正確的個人或實體才能在正確的情況下存取特定資源。

主要存取控制模型一覽表

圖 1:主要存取控制模型一覽表

 

存取控制說明

存取控制是守門員。把它想像成是專屬活動中高度組織的保鏢。事件代表您組織的資料和資源,而出席者則代表可能需要存取事件各個部分的使用者。

當一個人 (使用者) 走近會場 (您的資料和資源) 的入口時,保鏢 (存取控制) 會先檢查他們的邀請函 (驗證),以確保他們有權出席。邀請函可能包括獨特代碼、姓名或生物辨識資訊,例如指紋。

一旦保鏢驗證了此人的身份,他們就會查看來賓名單(授權),以確定此人可以進入活動的哪些區域。這份賓客名單考慮到此人的角色或工作職能。舉例來說,工作人員可能比一般與會者有更多的區域使用權。

隨著活動的進行,保鏢(門禁控制)會持續地監視出席者,確保他們只造訪授權的區域,而不會企圖進入受限制的區域。保鏢還會詳細記錄每個區域的進出人員,這有助於追蹤出勤情況並發現潛在的安全問題。

保鏢在核實邀請函、參考來賓名單以及監控出席者方面的努力,代表了存取控制的各個層面,以保護組織的資料和資源免於未經授權的存取。

 

什麼是不同類型的存取控制?

存取控制模型定義如何決定權限,以及誰可以存取特定資源。它們提供框架來指導系統內存取控制政策的開發和實作。

酌情存取控制 (DAC)

  • 在 DAC 模型中,物件的擁有者決定誰可以存取該物件。
  • 業主可自行決定是否授予存取權。
  • 範例:使用者在檔案系統、資料庫記錄所有權中設定的檔案權限。

強制存取控制 (MAC)

  • 存取權限由中央主管機關管理。
  • 實體 (如使用者) 被授予權限,而物件 (如檔案) 則有分類。
  • 根據審核和分類,做出存取決定。
  • 這種模式盛行於需要高度安全性的環境,例如政府或軍事環境。

基於角色的存取控制 (RBAC)

  • 存取決策基於組織內的角色。
  • 使用者會被指派角色,而角色有與之相關的權限。
  • 例如,醫院中的「護士」角色可能可以存取病患記錄,但無法存取財務系統。

 

有效門禁控制系統的優點

門禁控制可為組織帶來許多好處,提升安全性與營運效率。

強化安全性

雲端環境的存取控制實作可限制敏感資源的存取,降低資料外洩和未經授權存取的風險,從而加強安全性。驗證與授權機制可確保只有合法使用者才能存取特定資源,有效防範潛在威脅,並建立更安全的雲端基礎架構。

監管合規性

遵守存取控制最佳實務有助於組織符合業界法規和標準,包括 GDPR、HIPAA、PCI DSS、SOC 2 和 ISO 27001。控制敏感資訊的存取權並遵循預先定義的政策,可讓組織在稽核期間展現合規性、避免可能的罰款或處罰,並維持客戶與合作夥伴之間的信任。

選擇性限制

在雲端環境中,存取控制可根據角色、責任或屬性授予有差異的存取權,從而實現精確的資源存取管理。選擇性限制可確保使用者只存取其工作職能所需的資源,將資料洩漏或未經授權行動的風險降至最低,並推廣最低權限存苃原則。

稽核與監控

雲端環境中的存取控制系統提供記錄功能,可追蹤使用者存取資源和記錄活動。審計追蹤對於安全檢閱、調查和使用者行為監控來說是無價之寶。這些功能可讓組織偵測異常、維護安全的雲端基礎架構,並迅速回應潛在的安全事故。

營運效率

存取控制可簡化雲端環境中使用者權限的管理,簡化管理任務並減少人為錯誤。透過自動指派角色和權限,組織可將手動介入減至最少、提高生產力,並確保正確的使用者能存取必要的資源。

資料完整性與機密性

實作存取控制可防止未經授權存取敏感資訊,有助於維護資料的完整性和機密性。透過根據預先定義的政策限制存取,組織可以保護其關鍵資料不被篡改或未經授權洩露,保護其智慧財產權,並維持競爭優勢。

降低內幕人士威脅的風險

存取控制可透過強制執行最低權限存苃原則來降低內幕人士威脅的風險,確保使用者只能存取其工作職能所需的資源。透過密切監控使用者活動和定期檢閱權限,組織可以找出並處理潛在的弱點,將未經授權的行動或資料洩漏的風險降到最低。

使用 MFA 的多層安全性

結合存取控制與多重要素驗證 (MFA) 可為雲端環境增加多一層安全性。MFA 要求使用者在存取資源前提供多種身分識別方式,讓攻擊者更難入侵帳戶。這種多層次的安全方法可加強整體保護,並降低未經授權存取的可能性。

實體安全

存取控制機制透過限制資料中心和伺服器機房的存取,有助於雲端基礎架構的實體安全性。透過只允許授權人員進入,組織可以保護其關鍵硬體和網路設備,防止未經授權的存取、竄改或竊取,確保雲端基礎架構的完整性。

彈性與擴充性

雲端環境中的存取控制系統具有彈性和可擴充性,可讓組織隨著需求的演進有效管理使用者存取。當有新使用者加入或角色改變時,存取控制政策可以輕鬆更新,以適應這些改變,確保安全性不斷地提升,而不會妨礙成長或生產力。

成本節省

在雲端環境中實作有效的存取控制,可降低資料外洩、未授權存取及違規處分的相關風險,進而節省成本。藉由將這些風險降到最低,組織可以避免財務損失、保護聲譽並維持客戶信任,最終達成更具成本效益的安全策略。

使用者便利性

單一登入 (SSO) 等功能可讓使用者使用單一憑證存取多個應用程式或平台,在不影響安全性的情況下提升使用者體驗。

 

存取控制使用個案

正如在各種使用案例中所見,跨領域的存取控制有助於保護資訊、資源和系統免於未經授權的存取。

資料保護

  • 說明:保護敏感資料,例如客戶資訊、財務資料、智慧財產及專屬商業資訊。
  • 範例:銀行保護客戶的財務詳細資料、醫院保護病人的醫療記錄,以及公司保護其商業機密。

雲端安全

  • 說明:保護雲端環境中的資料和應用程式。
  • 範例:限制誰可以存取雲端儲存中的特定資料,為雲端應用程式的使用者設定權限。

電子商務與線上交易

  • 說明:確保線上交易安全,且僅可由授權使用者啟動和完成。
  • 範例:線上購物平台和安全付款閘道的密碼保護帳戶。

實體安全

  • 說明:限制或控制特定區域或建築物的實體存取。
  • 範例:員工使用徽章進入辦公大樓、需要 PIN 碼或卡片才能進入的門禁社區,以及研究實驗室內的禁區。

網路安全性

  • 說明:防止未經授權的使用者存取或損害網路。
  • 範例:阻擋未經授權傳入或傳出流量的防火牆、允許安全遠端存取的虛擬私人網路 (VPN)。

應用程式與系統安全

  • 說明:確保只有授權使用者才能存取特定軟體應用程式或系統。
  • 範例:內容管理系統 (CMS),只有經授權的編輯才能將文章發佈到只有財務部門才能存取的會計軟體。

工作流程與任務管理

  • 說明:根據工作流程中的任務或階段授予存取權。
  • 範例:不同層級的審核人員擁有不同存取層級的文件審核流程、工人只能存取其特定任務區域的生產流程。

監管合規性

  • 說明:滿足政府或業界標準就資料存取和保護所設定的需求。
  • 範例:HIPAA 法規適用於醫療保健產業的病患資料,而 GDPR 則適用於歐盟的資料保護和隱私權。

裝置與資源管理

  • 說明:控制誰可以使用或修改特定裝置或資源。
  • 範例:公司筆記型電腦的管理控制、需要特殊存取權以操作特定機器的機器操作員。

這些使用案例突顯了存取控制在維護安全性、確保有效運作,以及滿足不同產業和環境的監管需求方面的重要性。

 

DSPM 與存取控制

資料安全性態勢管理 (DSPM) 搭配資料偵測與回應 (DDR),可讓組織掃描、分析及分類雲端的結構化及非結構化資料。透過識別敏感資訊並將其適當分類,團隊可以精細存取控制以改善資料保護。

具備 DDR 的 DSPM 可提高組織資料安全基礎架構的能見度,讓組織有能力找出潛在的存取控制漏洞。透過發現、分類和歸類資料的過程,組織可以瞭解資訊的敏感度。除了可讓團隊實作細粒度的存取控制政策外,DDR 對資料存取和使用模式的即時監控,可偵測可能顯示未經授權存取的異常和可疑活動。DDR 可讓組織快速回應潛在的存取控制違規行為,將資料外洩的風險降至最低。

 

門禁控制常見問題

存取控制管理是指建立、實作及維護存取控制政策,以保護資料、應用程式及系統等數位資源的流程。它涉及定義使用者角色、分配權限、設定驗證機制,以及監控對資源的存取。

有效的存取控制管理可確保只有經過授權的個人能夠在適當的情況下存取特定資源,保障敏感資訊免於未經授權的存取,並提升整體安全性。此外,存取控制管理可協助組織簡化行政工作,進而降低資料外洩和安全事故的風險。

資料庫是組織擁有的所有資料資產及其位置的完整清單。它可以幫助組織瞭解並追蹤:

  • 他們收集、儲存和處理的資料類型;
  • 該資料的來源、目的和接收者。

資料庫可以手動或自動管理。維護資料庫的原因各有不同 - 可能包括資料治理、資料管理、資料保護、資料安全性和資料合規性。

例如,建立資料清單可協助 組織識別敏感資料並將其分類,評估與不同類型資料相關的風險,並實作適當的控制以保護這些資料。它還可以幫助 組織瞭解哪些資料可用來支援業務目標,或產生特定類型的分析報告。

資料生命週期描述資料專案所涉及的各個階段,通常包括資料產生、收集、處理、儲存、管理、分析、可視化和詮釋。

瞭解資料的處理、儲存和存取方式是資料安全和災難復原的基礎。同樣地,管理資料治理、分類和保留政策在資料生命週期管理工作中扮演關鍵角色。

靜態資料是指儲存在持久狀態中的資料,通常儲存在硬碟機、伺服器、資料庫或 blob 儲存中。
動態資料是指透過網路或其他通訊管道主動傳送或傳輸的資料。

使用中的資料是指活躍儲存在電腦記憶體中的資料,例如 RAM、CPU 快取記憶體或 CPU 暫存器。由於資料並非被動儲存於穩定的目的地,而是在各種系統中移動,因此使用中的資料可能容易受到嘗試外洩的攻擊,因為其中可能包含 PCI 或 PII 資料等敏感資訊。

為了保護使用中的資料,組織可以使用端對端加密 (E2EE) 等加密技術和機密運算等硬體方式。在政策層級上,組織應實作使用者驗證和授權控制、檢視使用者權限,以及監控檔案事件。

資料洩漏防護 (DLP) 軟體可辨識使用中的資料受到攻擊,並提醒安全性團隊。在公共雲端部署中,DLP 解決方案最好是透過使用資料偵測與回應解決方案來實現。